宜兴外国语学校

教师园地教师文章

数学陈君英

发布时间:2021-12-28 09:32 栏目:教师文章 发布单位:宜兴外国语学校 点击量:4887 【公开】

让数学在生活中重现美丽容颜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形象生动地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化。

关键词:教材生活化   教学过程生活化   生活问题数学化

高斯说:“数学是科学之王”。

毕达哥拉斯说:“数支配着宇宙”。

柏拉图说:“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

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

陈省身说:“我们欣赏数学,我们需要数学”。

古今中外,一位位数学大师用激情洋溢的字眼描绘数学的伟大、有用。但是数学真有那么伟大?真有那么有用?真的必不可少吗?……这些疑惑困扰着我们的学生,他们认为学习数学是件痛苦的事情,数学就像一把大大的枷锁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丝毫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甚至有“读数学无用论”,一切只是被逼无奈,一切只为分数。在他们眼里数学就是一道道题目,一个个数字、符号,是抽象的、枯燥的乏味的。

“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一位教授参与制定了新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他认为:“数学并不枯燥,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不能再让孩子学得那么痛苦,要把数学的美丽还给他们。”

数学的美丽在哪?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实验后,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如果我们的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他还会觉得数学无用吗?还会觉得数学枯燥吗?所以我们要将数学学习在生活中重新绽放美丽容颜。

数学学习生活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苦学变为乐学。心理学表明,当学生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的程度就越高。学生原本认为很枯燥乏味的问题其实和自己紧密联系,这样兴趣自然而来。著名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地情感体验。记得在讲普查和抽样调查时,有些同学就对这两种调查方式搞不清,脑海中没有概念。我就举了这样一个带有幽默的生活例子:妈妈让小明去买一盒火柴,临走时叮嘱小明一定要买质量好的。一会儿小明兴高采烈地回来了,激动的告诉妈妈他买的火柴肯定质量是最好的。他妈妈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已经一根根全都划过了而且全部划得出的。学生听完大笑,在笑声中他们明白了普查和抽样调查是怎么回事,知道了以后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普查哪些问题可以用抽样调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一件苦事而是一件乐事。

数学学习生活化能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要你学”变成“我要学”。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上《生活中的轴对称》时一开始就用几张美丽而熟悉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视线: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天坛、蝴蝶、各种标志等等。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图片的同时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后来在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操作题来巩固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如图所示,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图中,请你在图中添加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学生争先恐后地上来展示,一会儿就把所有拼法全部展示出来。生活中这些熟悉的例子唤起了原本基础不怎么样的学生的激情,激发了学生学“轴对称”的欲望,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在生活中学生发现数学原来这么美,使数学变得那么有亲近感,变的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那我们教师如何使我们的数学学习生活化,如何让数学在生活中重现美丽容颜呢?

一.教材生活化。

新大纲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新课程教材给我们数学教师带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思路,教材的生活化给我们带来了课程教材改革的“一缕清新之风”,教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数学问题,活泼而又贴近生活的图片,科学家的生平史料等内容,让学生在极其轻松的气氛中,与数学交朋友,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苏科版初一数学教材第一章“数学与我们同行”中的第一节“生活  数学”。通过谈话、聊天、交流的形式,使学生不知不觉走进了教材。接着,又被蜂房结构的几何美、东方明珠塔的造型美吸引。大到高科技、市场经济、小到随处可见的铺地砖,生活处处充满数学,启迪了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的大千世界。第二节“活动  思考”。教材以亲切的第一人称,让学生用不多的数学经验,却体验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使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生活。

原来认为数学那么枯燥乏味,但现在面对如此诱人的文字,我们的学生还会觉得数学不美吗?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1、导入生活化。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运用生活中的事物和身边的事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观给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上《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开头首先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图片:太阳、摩天轮、水的波纹等等,学生脑海里对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心理上对“高深莫测”的圆就放低了戒心,并说出了许多给我们圆的形象的事物。接着播放了一段有趣的无声falsh动画:两人骑自行车,一人的车轮是圆的,一人的车轮是三角形的。我让学生为这动画片段加旁白,学生们兴致勃勃,说出了前者的快乐后者的痛苦。课堂沸腾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了。还记得有位名师上《同类项》时,一上课就走下讲台拿起一位学生的文具盒:“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为这位同学整理一下文具盒”。大家一听不是数学问题而是帮个小忙都愿意表现表现。一位同学上来按照文具的品种分:铅笔归铅笔,圆珠笔归圆珠笔……另一位同学按照文具的长短来分。接着老师就出示了一组单项式请同学们分类。在刚才轻松、和谐、自然地气氛下小手纷纷举起,有这样分,有那样分的。这时老师进行引导选择最好的一种分法,水到渠成地得出了“同类项”的概念。用生活的事物、事例让学生对数学不再陌生、不再害怕,久而久之,他们还会感受不到数学之美吗?

2、题目生活化。

教材的生活化给我们教学注入了活泉;导入的生活化像淙淙的小溪一样流进学生心田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鼓起了他们学习的风帆。这时强化剂——题目不生活化,学生就会觉得数学就像“披着羊皮的狼”,更加觉得数学丑陋不堪。所以我们讲解的问题、练习的题目也应紧跟时代,密切联系生活。如苏科版《位置的变化》一课,老师用学生上学途中位置的变化引入新课。在新课过程中老师让学生扮演了 “航海家”:2002年5月15日,我国海军舰队编队自青岛基地起锚首航全球:穿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越印度洋、大西洋,经太平洋回国,历时132天,航程33000多海里。(见P120图)

(1)请在图上用笔描出我海军舰队编队航行的路线;(注意方向和路径)

(2)想一想:航行在茫茫大海上,我海军舰队编队是怎样随时向基地报告舰艇的准确位置的?由此,你有什么想法?

用这样鲜活生动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了解了位置变化及位置变化的描述方式,使他们觉得数学题目这么有趣,探索的欲望激发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后一切问题学生都愿意、敢于去面对了。

在教数学过程中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感受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领略数学的美丽容颜。

3、教学方式生活化。

传统的数学课堂通常是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激情的,而如今新课程教材让数学学习有了活水源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形式肯定不适应现状,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生活化——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动手、探索、讨论充满学习过程。如在上“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可组织学生设计测量学校旗竿高度的方案并实践操作,采用小组合作完成。这样,既改变了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又改变了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而且加强了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为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供了阵地。又如时下很流行的方案设计题,如果平时不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往往考试时会无从下手。举个例子:以给定的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我们让学生充分讨论,把新颖的构思画在黑板上。学生不须邀请纷纷自己上黑板画,刹那间画满了一黑板。如红绿灯、跷跷板、台灯、还有热带鱼、两朵花、风扇、气球、更有雪人等充满了童趣童真。教师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机会地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运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提升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只有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学生才不会把学习看成是老师的事情,自己是一个局外人,而是和老师、同学一起去探索数学问题,去体会数学的乐趣,去感悟数学的美丽,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

三.生活问题数学化。

应用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体会数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现数学的价值,可寻找具有丰富生活背景的案例。例如,股票已成为当今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学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观察“股市走势图”,大致了解、估算股市的走向,由图表得到相应的经济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他们当一回“股评家”,这样同学们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学生体会到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并运用统计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也可组织学生寻找保险、分期付款,临床医学、宇航工程方面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他们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生动的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主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让数学在生活中绽放无穷美丽。

参考文献:

[1]黄海生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激发》 

[2]李先碧      《引导联想 培养能力》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联系电话:13771381148